理論驅動先行一步。一是科學制定惠州學院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理論學習方案、學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讀書班工作方案,牢牢把握住“關鍵少數”,采用集中學、分散學、線上學、線下學等方式,全面提升中層以上黨員領導干部的理論水平;二是打造中青年黨員領導干部的學術高地,依托“豐湖青年干部論壇”成長平臺、“豐湖青年論壇”學術平臺,以校內雙向掛職干部、惠州學院 - 南方科技大學青年博士教師、全體科級干部及學校對口幫扶單位黨務干部為主體,積極開展學術對話、經驗交流、互學互鑒;三是切實發(fā)揮學生黨員“先鋒班”、青馬班、馬克思主義學院理論宣講團、100名學生黨史學生解說員等青年組織朋輩教育作用,讓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四是積極開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理論研究,制定2023年學校黨建與思政工作研究課題指南,立項一批高水平的黨建與思政工作項目,為學校主題教育提供理論支撐。
實踐驅動緊隨其后。一是切實增強學校服務社會和支持地方發(fā)展的責任使命,在助力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研究,校地“知識產權 +”復合型人才培養(yǎng)新模式、校政行企產教融合、緊緊圍繞鄉(xiāng)村振興等領域取得系列新突破;二是不斷豐富“三全育人”體制機制內涵,把“一站式”學生社區(qū)建設為“黨建孵化器”,為涵養(yǎng)青年學生家國情懷、理想信念提供思想動力;三是將人才培育質量作為主題教育的試金石,校院系三級黨員領導干部總動員,赴珠三角及周邊省區(qū)市開展訪企拓崗活動,選樹一大批優(yōu)質企事業(yè)單位作為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拓寬畢業(yè)生高質量就業(yè)著力面;四是弘揚斗爭精神、賡續(xù)紅色血脈,用好東江紅色文化資源,持續(xù)開展紅色主題教育活動,扎實推進粵林“校地共建”工作,擦亮“惠朗校地共建”工作品牌,同時繼續(xù)選拔優(yōu)秀學生赴井岡山進行紅色文化專題實踐研修,以及持續(xù)開展“羅浮山下的思政課”等活動,構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學校成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領導小組,同時還設立了校內4個工作組作為領導小組的工作延長線,形成學校主題教育工作閉環(huán)機制和工作合力。一是綜合協調組,主要對接省委巡回指導組和統籌學校主題教育工作;二是學習宣傳組,負責主題教育氛圍營造及成效宣傳推廣;三是整治整改組,主要針對查擺出的問題,制定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和提出實施舉措;四是督促指導組,主要是全程督導主題教育的組織實施情況,確保各項任務落實。